(上接第一版)2024年县里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后,它成了唐古村甚至唐古乡的‘商业街’,村民们常来喝甜茶聚会,旅游旺季民宿更是一房难求。”罗松介绍。
路网延伸之处,文旅产业蓬勃生长。当雄汉子赤列白桑嗅到商机,依托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优势,在唐古村开办了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馆。从门庭冷落到宾客盈门,他既是生态红利的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以前交通不便,旺季也没几个客人。现在路好了,加上各种渠道的宣传推广,游客翻着倍涨。接下来,我打算将旅馆打造的更好一些,努力赚钱,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旅馆老板赤列白桑说。
去年,热振国家森林公园迎来游客1万余人,旅游业净收入200余万元,带动60余名农牧民就近就便就业。从“靠山吃山”到“护林致富”,唐古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罗松说:“我们还规划建设了热振旅游体验中心、热振曲卓文化体验中心,村内还有平措康桑酒店。未来,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设施将更加完善,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积极促进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热振藏布畔的坚守,到公路串联起的发展机遇,唐古村以生态为笔,勾勒出一幅富美画卷。其蜕变是高原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奏的乐章。下一站,我们将走进澎波河谷的曲嘎强村,聆听另一曲乡村振兴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