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
城市不仅是人类集中生产生活的家园,也是丰富的生物物种栖息地。
作为超大城市之一,北京市首创自然带为动物营造栖息地,营造558处自然带,通过小微湿地、人工鸟巢、昆虫旅馆等,编织出一张生机勃勃的生物多样性网络。颐和园后溪河、翠湖湿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示范区域,已成为苍鹭驻足、野兔栖居的城市秘境。
万军表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多样的绿色空间,维护了城市生态安全,构筑了城市“自然之美”;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构成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景观,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提供游憩和休闲空间,极大地支撑城市的“生命之美”;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城市生物多样性赋能城市“生产之美”。
建设美丽城市,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专家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增加蓝绿空间,构建城市自然生态体系。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尊重山川、河流、湿地的自然特征,更多采用乡土物种,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要坚持全民行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让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城市增光添彩。
神州大地上,一座座美丽城市,将铺展出一幅幅蓝绿交织、草木葱茏、生物多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