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北京“组团式”教育援藏:

三载耕耘结硕果 京藏携手谱新篇

拉萨融媒记者 拉姆次仁 齐永昌

2022年7月以来,新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肩负使命扎根雪域高原,全面支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市实验小学等受援学校。三年间,在北京援藏指挥部、北京市教育两委及拉萨市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全体援藏教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遵循,紧扣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推动“组团式”教育援藏向“融铸式”教育援藏转型升级,为京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新场景,打造京藏教育协作新质生产力,与当地师生携手奋进,为西藏教育现代化注入首都智慧与力量。

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初二雏鹰班的教室里,一场特别的活动正在热烈开展。学生们正在给北京的小伙伴回信,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喜悦的光芒。这便是“京藏同心、见字如面”主题书信往来活动的生动一幕。

北京第十批援藏教师、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教师韩雪茹深有感触地说:“能来援藏深感荣幸,两年来,我开展了新闻采访、诗歌创作、‘见字如面’京藏学生通信、软笔书法等语文活动,既提升课堂成效,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转第六版)

经过一年探索,2023年8月“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创新推出“京藏同心 见字如面”主题书信往来活动以来,这项活动宛如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起了京藏两地学生的心。目前,已有近51所北京大中小学热情参与,3000余对京藏师生结为亲密笔友。北京实验中学雏鹰班、翱翔班研学团赴京游学时,与笔友们线下相聚,他们互送祝福、互赠礼物,纯真的友谊在彼此心间深深扎根。拉萨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不仅通过书信与首都伙伴交流,在传统节日时,还会与笔友线上相见。他们一起共读书信、共度佳节。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翱翔一班学生德庆边宗高兴地说:“学校新增了文化、科技等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还组织我们去北京研学。通过‘京藏同心、见字如面’书信活动,我和北京的李滨子同学建立了友谊。这个活动参与人数多,有效促进了京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教室里,京藏“双师课堂”正借助数字化手段,打破地域的界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和拉萨市实验小学与首都学校携手,自2024年5月至今,已有20余节双师课在云端精彩开展。

北京“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已走过整整十年。十年间,援藏模式实现了显著转变——从最初的“输血式”帮扶,逐步过渡为如今的“造血式”赋能。起初,从北京派出50位教师支援当地教育,现在,包括干部在内,派驻人员已精减至15位。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援藏教师团队希望通过带领当地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持续提升当地教育的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北京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副校长宋东明介绍说:“我们开展的京藏‘双师课堂’活动,有效提升了师生能力,促进了民族团结。活动得到了北京多所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科技创新等综合能力,并将持续推进这方面的升级改造工作。”

如今,北京援藏团队的工作重心已从单纯的人力支援转向对当地教育“内功”的锤炼。团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联动北京学校资源,通过开展京藏“双师课堂”、线上联合教研等活动,搭建起两地教育交流的桥梁,助力当地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近三年来,在北京援藏指挥部的支持下,累计组织近100名拉萨本地教师赴京参加跟岗培训,通过沉浸式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京藏同心、见字如面”活动以文字传递情感,京藏“双师课堂”以科技赋能知识共享,均为北京教育援藏的创新实践,亦是推动拉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些举措将持续促进京藏两地教育交流,书写更多温暖而精彩的篇章。

北京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刘全华告诉记者:“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近两年小考中,我校考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占城关区录取总数的50%以上。在全体师生努力下,学校工作获得了家长认可。但为持续推进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仍要不懈努力。”

在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教室里,一堂生动的数学课正在进行。当地教师站在讲台前细致地讲解着知识要点,台下的孩子们踊跃回应。此刻,来自北京的援藏专家团队正坐在教室后排,专注地记录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课后即时点评、教学思路的碰撞交流……这样的画面,早已成为京藏教育协作中最日常的缩影,让优质的教学经验在面对面的切磋中,悄然融入高原教育。

三年耕耘硕果丰。教育援藏工作赢得京拉两地党委、政府高度认可:2023年12月,“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获评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北京教育援藏成果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3年度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相关工作获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拉萨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北京教育援藏领队、拉萨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晓宇介绍,近年来,京拉两地主动适应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以深化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为切入点,探索实践“融铸式”教育援藏新路径。先后创新实践了“交融式”集团化访学、“同心融铸”主题研学、“见字如面”书信交流等新形式新样态。实践证明,通过系列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增强了“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5-07-24 拉萨融媒记者 拉姆次仁 齐永昌 北京“组团式”教育援藏: 4 4 拉萨日报 c204689.html 1 三载耕耘结硕果 京藏携手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