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北山片区负责人赵虎宜介绍说:“北山片区自2022年实施‘先造后补’模式以来,经过2023年和2024年的持续巩固提升,总面积达8000余亩,共栽植乔灌木160余万株,总体成活率超过90%。我们主要采用喷灌和人工对坑浇灌相结合的浇灌方式,总体成活率非常好,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精心挑选了37个品种的苗木进行栽植,根据植物搭配特点,在海拔3900米以下区域栽植常绿和开花乔木,在海拔3900米到4100米之间栽植开花的灌木,从而达到四季常绿,春季有花,夏季有果,层林尽染的美丽景象。从目前苗木的成活率来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得益于“绿色围城”行动和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实施,这座曾经的荒山——北山,如今已披上了绿装,而拉萨这座高原城市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生机盎然的绿洲。无数群众积极投身于共建绿色家园的行列之中,桑珠林村的次仁央宗便是其中一位。
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桑珠林四号片区,养护工人正在给树苗浇水。为了确保每一棵树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该片区全面采用人工对坑浇灌的方式。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桑珠林四号片区也开始启动植树造林工作,从那年起,次仁央宗就在片区工作,挖坑、植树、浇水,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心血,桑珠林四号片区也日益绿意盎然。
次仁央宗说:“我是桑珠林村二组的,从桑珠林四号片区开始种树起,我就在这里工作。收入不错,而且工作很方便,早上过来,晚上就能回家,离家近。种了树之后,环境变好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桑珠林四号片区造林面积4700余亩,种植苗木近100万株。放眼望去,满目皆是各种绿油油的苗木。2022年度,林草科研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技术研究项目在桑珠林四号片区开展。该片区种植了超过40种苗木,对各种苗木的生长态势和成活率进行密切跟踪记录,同时深入研究土质和栽培技术,以确定表现良好的树种并加以推广,致力于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为南北山绿化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桑珠林四号片区植树造林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不同品种的树木让这一片区在盛夏季节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桑珠林四号片区负责人洛桑旦巴告诉记者:“桑珠林四号片区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我们与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携手开展科研工作,不仅仅是对树种进行实验,还有一些辅助措施,这些也都是为了下一步能够提高整个南北山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希望能为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美丽西藏贡献力量。”
南北山绿化工程是建设美丽西藏的生态样板。拉萨市始终坚定不移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创立了“三同、三统一、三融合”工作机制,成功破解了高原荒山大规模种树绿化过程中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的难题。2022年至2024年,690余座蓄水池拔地而起,70多条道路纵贯南北山,无人机开启了“飞天种树”的全新模式,智能节水浇灌实现了精准滴灌。三年间,我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5余万亩,栽植苗木9000余万株,带动群众就业650万人次,为群众增收22.3亿余元。如今,“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