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融媒记者 李从芳
项目建设被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拉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发挥投资“定海神针”的作用,善谋划、优服务、勤协调,推动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建成,确保拉萨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拉萨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力求为城市发展打通“血脉”。拉萨北环西延线项目作为交通领域的关键工程,总投资33.16亿元,道路全长1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设计车速60千米每小时,全线包含12座桥梁、3座隧道、1座下穿隧道、1处互通。自开工以来,工程团队克服地质复杂、气候多变等难题,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项目3座隧道已经全面贯通,桥梁工程总体完成53%左右,路基工程完成40%左右,我们力争2026年底主体工程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延伸现有北环线,与南环线形成闭环,有效分流中心城区过境车辆,大幅缓解109国道穿城段交通压力,满足市民快速出城需求,完善拉萨主城区路网结构。”拉萨北环西延线项目代建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陈飞介绍。
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4年3月,达孜区第二小学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7亿元,用地面积52亩。项目新建地下室5748平方米,两栋教学综合楼11247.97平方米,风雨操场1925.8平方米,以及食堂、男女生宿舍楼、公厕、门房、消防附属工程等。
(下转第三版)
6月27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4栋学生宿舍、2栋教师宿舍、2栋教学楼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学生食堂和风雨操场已完成主体施工,整体附属工程同步推进。
达孜区教育局(体育局)基建办负责人任友良告诉记者:“截至6月底,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累计拨付资金1.34亿元,形象进度达到82%,计划于今年年底进行初步验收。项目建成后,拟设置班级24个,可提供学位1080个,将极大改善达孜区小学阶段学位不足的现状,有效促进辖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产业项目的建设则为拉萨经济腾飞插上翅膀。达孜智慧家居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203亩,总投资7.8亿元,建设8栋标准化厂房以及配套附属工程,规划交易展示区、自动化智造区、组装加工区、物流仓储区等7个区域。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全市首个大规模集原材料加工、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于一体的大型家居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拉萨高新区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总投资4.99亿元,建设用地面积9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设主体包含9栋独立的标准化生产车间,1栋10000余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及配套附属设施设备。目前研发中心主体已封顶,厂房建设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增强拉萨高新区招商引资实力,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拉萨市积极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83.34亿元,成功发行专项债券18.36亿元,获批超长期国债资金11.02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3亿元。S5线、北环路与蓝天路改造、藏热大桥、和美连心桥、帕古水库、拉萨河河势控导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运营,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提升、北环西延线、聂当大桥、旁多引水、巨龙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年度投资规模达到470亿元以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全面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优化项目储备。坚持立足长远、思路适度超前,考虑现代化拉萨建设长远目标,全面高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项目。二是做足要素保障。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工作机制,做足审批、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以“保姆式”服务,当好项目建设的“店小二”。三是强化效益发挥。加强投资绩效管理,紧盯关键环节,科学组织施工、上足力量设备、前赶工作进度,推进重点项目形成更多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确保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拉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科科长祁焕朝表示。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项目体量的壮大,让拉萨市不断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发展有了更足的底气。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用,拉萨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