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八宝茶调解室:

一杯茶里的和谐密码

——塔玛街道和谐社区探索民族团结治理新路径

拉萨融媒记者 齐永昌

在塔玛街道和谐社区,一间飘着甜香味的小小调解室,正成为化解矛盾的“暖心驿站”。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这里生活着汉族、藏族、回族等10多个民族群众,今年以来,和谐社区党支部创新打造“八宝茶调解室”,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用一杯热茶拉近各族群众间的距离,让矛盾在茶香中消融,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与基层善治融合的新路子。

边喝茶边解忧 调解室里话和谐

近日,社区两户居民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争执,调解员将双方请进八宝茶调解室。氤氲的热气中,工作人员递上融合白菊、红枣、枸杞和桂圆等八种食材的茶水,耐心劝导双方平复情绪。不到一小时,双方就达成共识,约定共同维护公共环境。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调解室的日常。

“矛盾纠纷就像茶叶里的苦味,用耐心慢慢冲泡,总能回甘。”和谐社区党支部书记尼玛这样比喻。调解室以群众熟悉的八宝茶为载体,将“围炉谈心”的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治理,通过“一杯茶降温情绪、两把椅平等对话、三步骤化解心结”的工作法,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敞开心扉。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14起纠纷,涉及劳资矛盾、家庭纠纷、租赁争议等问题,调解成功率达100%,共涉及资金80余万元。

分类施策显成效 党建引领织密“解忧网”

翻开调解室的工作台账,每起案例都标注着清晰的分类标签:邻里纠纷、劳资争议、家庭矛盾……针对不同问题,社区党支部整合法律顾问、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力量,形成“精准把脉、多元联动”的调解机制。

在解决一起涉及10.2万元的保险赔偿纠纷时,调解室工作人员邀请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人员与居民面对面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和解;面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欠薪难题,调解室工作人员将用工方负责人和务工人员请进八宝茶调解室,多方协调,很快追回拖欠工资。

尼玛说:“我们坚持矛盾不上交,通过网格巡查提前发现苗头,茶桌调解及时介入,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

“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民族团结开出幸福花

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八宝茶调解室不仅化解矛盾,更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调解室定期举办茶话会,收集各族群众诉求,协调解决就业帮扶、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加荣五组群众毛青平说:“在这里喝茶聊天,就像家人一样,有困难大家都会帮忙解决。”

如今,“有事去调解室喝杯茶”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口头禅。社区党支部将延续“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基层治理”三位一体模式,把调解室打造成政策宣传站、民意收集站和民族团结进步站,绘就各族群众一家亲的温暖画卷。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5-03-21 ——塔玛街道和谐社区探索民族团结治理新路径 八宝茶调解室: 4 4 拉萨日报 c198059.html 1 一杯茶里的和谐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