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旦增曲扎:非遗路上的“守艺人”

拉萨融媒记者 王静敏

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作为藏香的发源地,藏香制作技艺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12月2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凭借着多年来对藏香传承与发展的坚守,荣获拉萨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称号。

旦增曲扎出生于尼木县,自幼受藏香文化熏陶,11岁就跟随当地有名望的手艺人学习这门古老技艺,潜心钻研长达30年。“我从小非常痴迷于藏香制作,看着长辈们制作藏香,就跟他们认真学习,这一学就是30年,今后还要继续学下去。”旦增曲扎说。

2005年,旦增曲扎在拉萨开设尼木藏香制作工坊,开启非遗创业之旅,创立了“尼木古宝”和“雪域康桑”两大品牌,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对产品包装和推广进行现代化改进,让尼木藏香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原来的制作工坊变成了现在的尼木古宝商贸有限公司,产品凭借优质原料和卓越品质畅销国内外。旦增曲扎介绍:“尼木藏香原材料以香泥砖为主,选用甘松、冰岛衣、藏木香、藏红花等优质草本植物,每一道工序也都按照传统工艺严格进行,保证尼木藏香的品质。”

为培养更多传承人和传播藏香文化,多年来,旦增曲扎为尼木县中学学生普及藏香制作技艺,讲解藏香历史、工艺和文化价值,将非遗文化带入校园。此外,还为28名困难群众和大学生提供就业。尼木古宝商贸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次旺赤列说:“旦增曲扎老师非常有耐心,他把藏香制作技艺传授给我们,使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公司还为28名困难群众、大学生等提供就业。我自己也希望把藏香这一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除藏香外,旦增曲扎还积极推动农产品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与保护。2021年,他出资700余万元,与当地群众共同创办尼木普乃嘎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下转第三版)

尼木普乃嘎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普桑说:“为推动糌粑制作技艺传承,我和旦增曲扎合作创办了尼木普乃嘎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在获得“拉萨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这一殊荣后,旦增曲扎深知,这份荣誉的分量,它不仅是对自己多年来全身心投入藏香传承与发展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曾经的无数个日夜,为了寻找优质原料跋山涉水,为了改良工艺反复试验,为了推广藏香四处奔波,桩桩件件涌上心头。

旦增曲扎说:“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未来我会继续努力,让尼木藏香这一文化瑰宝被更多人知晓,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旦增曲扎怀着对藏香的热爱,坚持传承和创新,在藏香文化的传承之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的努力不仅让尼木藏香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的引领下,尼木藏香文化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辉煌。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5-03-01 拉萨融媒记者 王静敏 4 4 拉萨日报 c197030.html 1 旦增曲扎:非遗路上的“守艺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