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让拉萨这棵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

本报评论员

爱上一座城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内涵固然重要,但完善的市政设施配套、高效的便民服务、优美舒适的环境又何尝不重要呢?这些既是城市靓丽名片,更是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牌影响,更有利于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壮大文旅产业,扩大拉动就业等功效,可谓是行行受益。

拉萨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更新作为推动拉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去年11月开始实施的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让此项工作再次提档升级。为了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整治力度,近期我市对林廓路、北京路、江苏路等12条道路实施了改造升级。

改造升级前,每逢雨季这些路段人行道湿滑,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改造后的人行道通过透水砖、砂垫层以及透水混凝土形成的雨水传输系统极大增加了吸水性和防滑功能,提升了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为了有效避免“拉链路”现象,此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还对电力、通信等线路以及路灯、绿化设施等进行了同步优化与升级。

在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只有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才能更好地留住游客,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独特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如门票收入、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还能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旅游+”的多业态共生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我市良好的城市环境增加了游客的赞美率和口碑推荐度,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强劲势头,仅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30.46万人次,同比增长20.67%;实现旅游总收入218.34亿元,同比增长16.01%。

招商引资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展示窗”。一座城市是否能够吸引外来投资,往往与其自身的综合实力和路通、水畅、灯亮、景美的形象魅力密切相关。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保障。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竞争不仅是政府间的竞争,更是城市美丽形象的竞争。谁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谁就能在经济发展中占得先机。今年1至9月,我市已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36个,实际到位资金277.3亿元,同比增长16.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22亿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17个、到位资金16.99亿元;绿色工业项目69个、到位资金90.27亿元;高新数字项目7个、到位资金4.01亿元。这些外部资本的引入,不仅壮大了拉萨产业规模,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总量和质量。

招商引资还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拉动消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同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今年1至9月,我市招商引资累计带动就业达10072人,实现劳务总收入7195.92万元,其中解决农牧民就业3617人,农牧民收入5776.53万元,高校毕业生805人,高校毕业生收入1863.23万元。市民收入的增加、企业的进驻促进了消费,内生力足了,拉萨经济快速发展又多了一层保障。

市民朋友是拉萨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今年1至9月,全市民生支出达260.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及住房保障等方面。这些关键小事的办成办好,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都需要我们倚仗经济快速发展这个坚强后盾。

这一本本经济账、社会账、民生账足以证明基础设施好是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基础支撑条件。

我们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肖友才的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精心建设、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努力让各族干部群众工作得更舒心、生活得更美好。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11-13 本报评论员 4 4 拉萨日报 c190838.html 1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让拉萨这棵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