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我市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问题为突破口,出台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奖励等配套政策,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全方位开展美丽拉萨全民行动。分类推进城市容貌治理、乡镇整洁、村庄清洁,中心城区和县城重点治理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卫生死角,督促商户自觉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坚持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作业频次“双提升”,大力推进建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城乡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安全生产无小事。我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既从大处着手,紧盯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覆盖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也向小处聚焦,常态做好燃气管道、液化气罐、电瓶车、建设装修等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累计摸排企业单位3.1万家,发现一般隐患5.35万处,已整改5.3万处,入户安检燃气设施10.8万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生态宜居画卷徐徐展开。城乡绿化是生态宜居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市坚持一街一景、一街一色,启动实施多个城乡绿化项目,着力解决常绿植物用量不足、乡土植物品种单一、绿地土壤贫瘠、绿化管护不佳等突出问题,常态化补栽苗木近113万株、修剪17万余株、清理枯树19万株,19条城市道路绿化提升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约76%,加快塑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城市绿地形象;发布《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南北山绿化工程区域内实行禁牧封育的命令》,明确禁牧封育区域、内容、责任和保障。同时,采取亮相曝光、行政处罚等措施,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组织开展“最美庭院”创建,推动乡村风貌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一幅生态美、环境优、家园靓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市场经营规范有序运行。“小市场”承载着“大民生”。我市聚焦民生关切,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按照“一市场一方案”原则,制定规范市场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8个专项组,明确了建筑建材交易、畜禽养殖屠宰、车辆交易维检等23个领域整治任务,重点整治不符合主城区功能、业态杂乱集聚等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整治各类市场乱象,免费检定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旅游购物等场所的电子计价秤,全力提高经营市场精细化治理水平,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化解。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市高度重视历史遗留问题,精心安排部署,针对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城市亮化三类历史遗留问题,一体推进管理权限下放与明责,下大力气解决最难啃的“硬骨头”,先后梳理出各类遗留问题项目175个,目前已完成173个项目的移交管护,2个正在推进。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市政设施管理、城市照明管理、城市容貌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城镇燃气及集中供热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8方面管理标准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实现常管常严、常态长效,为拉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章立制
确保成效常态长效
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突出“当下治”、注重“长久立”,细化工作举措,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在常抓长治上下功夫,确保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市先后印发《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拉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版)》和《拉萨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正在组织编制《拉萨市城市管理发展规划(2024—2035)》《拉萨市绿地系统规划》《拉萨市街道设计规则》和《拉萨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为实现城乡环境治理从被动式、碎片化、粗放型向前瞻性、系统性、精细化转变,持续改善全市城乡环境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下一步,拉萨市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王君正书记相关指示要求,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把握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以绣花功夫擦亮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首府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