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张慧贤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为基层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丰富的示范样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深刻领悟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要义

“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经过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厚历史根基和丰富实践智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筑牢社会稳定和谐的基层基础。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立场。“枫桥经验”初稿起草人之一的董光同志曾说:“枫桥经验,归根到底是不忘初心。”历经一甲子的“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持续生机盎然,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创造出来的,始终坚持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枫桥经验”历经60多年的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扩展,但又始终保持基本的主线不变。“枫桥经验”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从“一镇之计”上升为“一国之策”,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其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依然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发动和组织群众,就地解决矛盾、化解矛盾,这一核心理念始终未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从“改造经验”到“治安经验”再到“治理经验”,其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形式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枫桥经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把事放在心上”,始终坚持群众无小事,坚持以积极主动、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源头,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是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现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社会治理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注重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和整体推进,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主体参与等方式,实现了系统内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三、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基层社会治理和现代化两个概念的结合,主要是指一个“集大成”的过程,既包括治理思想的现代化、治理服务能力的高水平,也要求治理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政治上的公平高效。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在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创新基层治理体制,培育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实现基层社会稳定有序且充满活力。而新时代“枫桥经验”正是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示范样本,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在党的领导下,用党的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始终是“枫桥经验”生机盎然的关键所在。基层治理机制的不断创新完善是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要激发群众主体的积极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打造“一站式”平台,提高矛盾化解的效率和效果。要培育多元化的调解组织和力量,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调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深刻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信访工作就是做好民生工作,是社会经济得以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层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也是需要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所在。“枫桥经验”强调发动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这就要求各级信访机关必须主动出击,下移工作重心,深入基层,及时发现矛盾,了解矛盾源头,真正做到预防在早、化解在小。要注意畅通信访渠道,让群众问题能够送上门,更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安全感。

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法治建设与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确保执法公正、严格、规范。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法治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文艺演出、案例宣讲等群众可见、可感、可触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新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基层治理现代化同样也需要治理技术的现代化,要推动基层治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线上线下治理协同。通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人口、房屋、治安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管理和分析研判,将线上的信息优势与线下的服务优势相结合,通过线上平台收集群众诉求和问题,及时反馈给线下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治理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民主协商、信息公开等活动,提高群众共建共治的积极性。

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打防结合、整体防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人防建设,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完善物防设施,加强对重点区域、场所的防护设施建设;提升技防水平,加大对视频监控、智能安防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各类安全隐患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发现、预警和处置。

(作者单位:中共拉萨市委党校)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10-23 张慧贤 4 4 拉萨日报 c189693.html 1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