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通嘎社区:

居民小公约释放基层治理大效能

拉萨融媒讯(记者李从芳)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移风易俗,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新风,自2018年以来,堆龙德庆区通嘎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以前的村规民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容,制订符合民意的居民公约,将其作为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引导居民群众自治共治,有力推动了辖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日前,记者在通嘎社区看到,整齐的房屋、干净的小巷、淳朴的民风让人眼前一亮。《通嘎社区居民公约》简称《居民公约》,而这离不开《居民公约》的无形约束,简单的16方面43小条,涉及爱国爱党、学生教育、农村住房及土地管理、邻里矛盾纠纷解决、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语言精练,简明扼要,社区居民一看就懂。

“我们社区的村规民约是2018年通嘎村改为社区时候结合实际制定的,修改时村民代表、联户代表、组长都参与其中,修改后,我们对老百姓进行宣传,大家同意后才开始实施。”通嘎社区党总支书记阿努说。

有了《居民公约》,“遇事按照《居民公约》办”成为通嘎社区干部群众之间的默契。针对全市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通嘎社区居民按照公约约定,将各自房屋周围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相互监督,一旦发现辖区内出现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卫生行为立即向居委会上报。居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行协商,或寻找网格员介入调解,避免矛盾升级。

“以前,我们邻里之间有一些小纠纷和矛盾处理得不好,就上升至辱骂甚至动手,村规民约颁布后,我们都遵守条约,现在邻里间特别和睦。”通嘎社区居民多布杰说。

为改善辖区生态环境,通嘎社区居民还通过《居民公约》,约定每年进行植树造林。来到通嘎社区北面拉日山造林点,葱茏的树木长满山坡。阿努说:“有的树木是五年前栽种的,有的是一年前栽种的,有的是今年刚刚栽种的。”记者看到有的树木已葱茏成林,绿油油一片,有的刚经历一两个寒冬,生命力愈发顽强,有的刚刚种上,居民按时浇水、养护,嫩黄的树苗随风摇曳。

“以前这个山是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植被,有了村规民约后,每家派人在每年4月份栽种1至2万棵树。”通嘎社区居民巴桑旺久说。

针对“群众普遍认为《居民公约》只是道德层面上的约束,没有实际奖惩举措”的问题,社区党总支结合社区集体经济创收高、年度分红多等实际,在全市范围内首创建立执行《居民公约》奖惩机制与社区集体经济分红挂钩。为推动《居民公约》入脑入心,社区将《居民公约》核心要求简化为154字的“七字短句”,朗朗上口、好记好识……

人人都是制定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通过《居民公约》,通嘎社区无论是居住环境、生态环境,还是居民生活水平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居民公约》对老百姓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党的建设、民族团结还是基层治理,《居民公约》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助力我们通嘎社区富裕、和谐。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用好《居民公约》,努力完善《居民公约》。”阿努说。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7-08 通嘎社区: 4 4 拉萨日报 c183813.html 1 居民小公约释放基层治理大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