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结束八年川艺求学 32朵“格桑花”回归家乡

拉萨融媒记者 小拉姆次仁 实习生 德 央

图为6月5日,拉萨市歌舞团(曲艺团)定向委培班毕业汇报演出现场。拉萨融媒记者 多吉吉布摄

2016年,32名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学生怀揣梦想,跨越山河,勇敢踏上了求学之路,如今,他们结束为期8年的“5+3”一体化委培学习生涯,回归家乡,继续他们的追梦之旅。

那是2016年的金秋时节,通过严格考核、层层选拔,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32名学员脱颖而出,怀揣着对舞蹈艺术憧憬与梦想的藏族少年,离开了雪域高原,跨越山河,相聚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组成了拉萨市歌舞团(曲艺团)委培班,开启了为期8年的“5+3”一体化委培学习生涯。

拉萨市歌舞团(曲艺团)委培班学生加央丹增说:“刚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在饮食、气候、语言和教育方式等方面不是很适应。老师刚开始教学的时候都是用四川话,以前没接触过四川话,所以刚开始我们听不懂。期初,我们在各方面都是零基础,有很多专业术语、专业动作等,都是不了解的。”

当时32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2岁,在这2000多天的时间里,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经历离别、经历挫折,从一名懵懂少年,蜕变成一名合格的舞蹈演员,一路上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泪水,浇灌着这8年的学习生涯。

拉萨市歌舞团(曲艺团)委培班学生丹增次芭说:“训练累的时候,最思念的人是妈妈,刚开始坚持不下去,想放弃舞蹈,就跟父母打电话说自己不想跳舞,想回家。”

加央丹增说:“刚开始我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舞蹈包含了太多的苦,不过慢慢地我越来越热爱舞蹈这份事业了,于是就坚持下来,现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6月5日,拉萨市歌舞团(曲艺团)定向委培班毕业汇报演出圆满结束。舞台见证着孩子们的进步与变化,也浓缩着老师们在这8年里的悉心指导和无尽关爱。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哺育了“格桑花”的成长,让孩子们在学院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我记得在第二年的时候,刚好是藏历新年,学生们不得不回学校,那时我们班许多小女孩都是哭着到成都的。刚到学校,学校为我们精心准备了横幅、切玛,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了藏历新年。学校给了我们家的感觉,很温暖。”加央丹增说。

八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近日,32朵格桑花已经回到家乡,阳光下的格桑花即将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间怒放,用技能点亮生活,用舞蹈传递情谊,为拉萨文艺事业注入鲜活的力量。

“我从小就喜欢舞蹈,现在变成了我一生想去奉献的事业,我也想让更多的人、让我身边的人通过舞蹈了解拉萨的文艺事业。我相信有更大的舞台在等着我们,我也会继续努力,在人生的大舞台实现梦想。”拉萨市歌舞团(曲艺团)委培班学生次多说。

“我今年17岁,趁着年轻,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在舞蹈的世界里发挥好自己的才华,为拉萨市的艺术事业贡献力量。”丹增次芭说。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7-07 拉萨融媒记者 小拉姆次仁 实习生 德 央 4 4 拉萨日报 c183786.html 1 结束八年川艺求学 32朵“格桑花”回归家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