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融媒讯 林周县坚持把基层治理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锚定短板弱项,聚焦顽瘴痼疾,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和方法,深入实施“一一三”机制,持续探索治理新路径、激发治理新动能、寻求基层治理“最优解”。
夯基础,打造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阵地。着力防范矛盾纠纷转化激化、演变升级,积极做实上下联动、左右互促的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突出谋划做强顶层设计。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在总结县域治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资源,建立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体系。突出联动做实运行机制。实行联调中心“前台接待+后台处理”一体化办公模式,内设人民调解室、信访调解室等功能区,派驻司法、民政、人社、信访等部门人员为常驻力量,对各类问题线索进行统一受理、集中办理,根据矛盾纠纷的主要诱因、性质类别、风险等级等分类建立台账,靶向施策、精准拆弹,推动矛盾纠纷从“专科多点受理”向“全科一点解决”转变。突出特色做优品牌文章。成功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调中心试点样板,边交林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提出“一网两新三强化”工作法,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春堆乡司法所抓实全链条诉源工作治理,被命名为自治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强嘎乡矛盾纠纷多元联调中心设置“交心甜茶馆”,以“情、理、法”为抓手成功化解多起“双拖欠”问题。2024年以来,各联调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345次,发现17起,成功化解15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促活力,实行一站式服务积分奖励模式。着重解决群众参与度、热情性不高的问题,探索推行“红色积分”新模式,一站式整合联户服务、网格力量和群众需求。量身定制细化标准。科学合理设置积分要素,实行9类64项“正负面清单”管理,采取“基础分+激励加分+负面扣分”方式,将调处矛盾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33种情形纳入“正面清单”予以加分,将联户单元内发生越级上访、安全事故等31种情形纳入负面清单予以扣分。积分标准试行效果良好,目前已实现全县46个行政村、210个网格全覆盖。公平公正优化评定。成立村级评议评定小组,确定积分管理员,建立积分存折卡,采取“申报、审校、公示”3个步骤,保证评比公开透明。每周由积分管理员汇总联户长申报情况,形成初步意见报至评定工作组审校后,录入积分管理台账;每月按照20%比例推选“优秀双联户”代表、优秀专职网格员,以“积分榜单”的形式在各村醒目位置张贴,并收集意见建议。双重激励强化运用。完善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措施,综合考虑积分情况和平时表现,划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将年终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双联户、“最美家庭”等荣誉的重要参考。为月度优秀人员奖励积分卡,可于“林周县网格联户积分兑换定点超市”内兑换242元等额商品。制度实施以来,共评选出月度优秀人员3360人次,兑现等额商品81.31万元,争先创优的氛围愈加浓厚。
重监督,推进“三务”公开规范化运行。着手纠治社会监督不规范、不到位问题,规范村级“三务”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梳理公开事项。以强嘎乡为试点,围绕“三会一课”制度、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等重点工作,紧盯养老医保、低保补助、涉农补贴等重点领域,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财务支出等重点事项,研究制定《强嘎乡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项公开事项清单》,梳理公开事项63项,实现公开既有全局又有重点。规范公开程序。针对公开范围圈子化、公开内容随意化、公开程序混乱化、公开形式简单化和公开时间延迟化等问题,科学把控“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时间”5个方面,让工作人员干得明白、基层群众看得清楚,有效提升村级“三务”公开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度。2023年底,强嘎乡5个村规范“三务”公开事项187项,群众满意度达98.37%。拓展公开渠道。按照《林周县乡(镇)、村两级活动阵地标识标牌规范应用》要求,秉承美观大方、精简高效理念,规范设立“三务”公开专栏,确保公开内容简洁明了。发挥面对面沟通优势,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公开,及时为党员群众释疑解惑。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利用政务微信公众号和村级微信群等载体,定期线上公开不涉密的事项,一键受理干部群众对公开事项的意见建议,抓好问题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