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二版)如今,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32万公里,“复兴号”列车驰骋高原,国际国内航线达154条;西藏电网清洁能源总体占比超90%,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2023年,西藏转移农牧民就业64.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6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
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高原儿女阔步新时代康庄大道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回族商人马尕东和他的藏族妻子扎西央宗的服装店里,进出的顾客不断增多。能说一口流利藏语的马尕东,1988年从甘肃来到日喀则,1991年与扎西央宗组成家庭并育有两个孩子。
该社区现有547户1547人,经商者众多,是一个藏、汉、回、蒙古等13个民族聚居的“大家庭”。近年来,随着服装生意越做越好,马尕东还对周边县区的部分农牧民开展服装制造技术培训,带动他们学习技能、增收致富。“现在日常从事加工服装的人员,做得好的一年能赚10万元左右。”
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已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共识。“只要团结奋斗,就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江洛康萨社区党支部书记次旦央吉说。
3月的林芝,是桃花盛开的季节。
绵延百里超过300万株的桃花次第开放,成为林芝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成为林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桃花经济’让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成为网红打卡点,也让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
西藏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李桑说:“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我们将全面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继续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城市庭院绿化行动,切实守护好这一方净土。”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于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高度重视西藏发展,亲切关怀西藏人民,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从2019年到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实现百亿级增长,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5年增速全国第一。
——西藏人口由民主改革时的122.8万增长到2023年的364万,人均预期寿命由民主改革时的35.5岁提高到如今的72.19岁。
——西藏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历史文化名村4个;已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2373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6项。
——2023年,西藏边境乡、村硬化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7%和87%,建制村用电覆盖率、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6.5%。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大学教授拉琼说:“这些历史性成就取得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踔厉奋发,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65年来,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各族儿女正昂首阔步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勇毅笃行。(记者边巴次仁、白明山、王泽昊、陈尚才、李键、杨帆)(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