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上接第一版)照片中的强巴40岁出头,笑容爽朗,从“差巴”成长为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强巴命运的改变是千千万万生在旧西藏、长在红旗下的西藏普通人的缩影。西藏民主改革后,百万农奴通过上学、上识字班和扫盲班等形式,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并投身到西藏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雪乡人民政府,也就是现在的雪乡扎西岗村村委会,虽然变化很大,但老人依稀能回忆出曾经的模样。“那时候我工作的地方在那前面,这一片是学校,那一片是旧的乡政府。我工作那会儿还不是这样的好房子。”强巴老人说。

老人行走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满是回忆。走进办公室,看着村会计尼卓嘎熟练地使用电脑录入数据,他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办公设备如此便捷高效。

尼卓嘎说:“今天看到强巴老师的算盘,特别感慨。现在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用的都是计算器和电脑。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会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从村委会出来后,强巴老人来到了曾经乡里唯一的小卖部和支过差的庄园。沿着斑驳的石头古墙缓缓行走,他心中若有所思,我们也仿佛看到了65年前,那个13岁的少年,在春风拂过的原野,正张开双臂,拥抱他崭新的人生。

一眨眼65年过去了,强巴也见证着家乡的变化。村里从西藏民主改革之初的一穷二白,变为今天的水电路讯网全部畅通;农牧民们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屋。强巴老人说:“现在幸福的生活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在教育方面实行‘三包’政策,我的孙子孙女上学都不用交学费,现在标准还在不断提高。我们小时候就没有这种条件,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春和景明,气象万千,又是一个崭新的春天如约而至,高原大地在和煦的阳光中涌动着磅礴的生机与活力,高原儿女正向着新的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3-24 4 4 拉萨日报 c17780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