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融媒讯(记者余洋洋)依法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是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阻止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再次进入流通领域、防止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3月20日,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全市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销毁自2023年以来没收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烟草专卖局、市文化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活动当天,在曲水县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群众、商户代表实地观看了各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的销毁过程。此次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销毁活动规模及销毁的产品类型、数量、货值为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主要采取破碎和焚烧的销毁方式,涵盖食品、药品、酒类、烟草、服饰、包装物、出版物、汽车配件、燃气灶具、医疗器械、消防器材、农作物种子等10余种,合计约63.5吨,价值约416万元。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有时买东西不会注意到假冒伪劣商品,很容易买到假货。通过此次打假销毁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让我们认识到了假冒伪劣商品。今后在购买商品时,我们会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市民罗亚说。
此次销毁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集中销毁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既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受到不法商家的侵害。
“此次集中销毁的商品中还包括非法出版物6000余本、盗版光盘600余张,以及一些非法财物,共计9.8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着力查堵非法出版,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文化氛围。”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城西大队队长旦增桑珠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发展工作,把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违规行为,通过“铁拳”“昆仑”“清源”“护苗”等专项行动,强力整治违法乱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3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民生关注和社会关切,采取有力措施,重拳出击、高压惩治,各成员单位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95件,涉案金额132.12万元,罚没金额合计372.72万元;其中,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件,批捕3人,判刑1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类整治查处行动的开展,进一步遏制震慑了侵权假冒犯罪势头,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力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市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以此次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大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行业守法意识,提升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一科科长徐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