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着力培育乡土树种 助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

拉萨融媒记者 郝奕凝

2023年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施行。该法规定,青藏高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乔灌草植被,优先使用乡土树种草种,提升绿化质量,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草原火灾防范。乡土树种具有对本地生态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较为容易,种苗有来源和种质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展树种改良等优点,因此,在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过程中,我市积极培育乡土树种,着力提升苗木成活率。

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夺底一号片区,园林工人正在进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放眼望去,一袋一袋客土摆放在树坑旁边,管道铺设已经完成,水已通到山上,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将于3月15日开始种植苗木。

夺底一号片区现场负责人平措介绍说:“2024年,夺底一号片区造林面积848.8亩,乔木和灌木共种植10万余株,客土量4701立方,田间灌溉26908米。目前,正在进行修坑、调试田间灌溉保障通水,以及对接保障性苗木起苗点工作。”

3月初,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各造林片区陆续进场开工,随着天气回暖,各片区也将开始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近日,位于柳东大桥河心岛上的西藏藏建物生绿化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树种繁育柳东基地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把大棚里培育到五六十厘米高的光核桃树苗移栽到大棚外,让它们适应自然环境,确保成活率达到预期。

西藏藏建物生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格桑罗布说:“这批树苗是去年10月份开始培育的,苗株长六七十厘米的时候,再移到室外培育一至两个月,主要是为了适应气候和自然环境中的水份,再栽植到山上,这样能提高成活率,目前有油松、樟子松、山杏能适应室外气候。”

走进占地1000余亩的西藏藏建物生绿化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树种繁育柳东基地,一米左右高的各类苗木一棵挨着一棵种在划分出来的地块里,这些从区外运来的苗木,正在基地适应拉萨的环境和气候,这个过程被称为驯化过渡苗。除了驯化过渡苗,基地更重要的任务是繁育乡土树种。相比外来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更好,对抗极端天气的能力更强,繁殖更容易,种苗来源稳定,种质资源更丰富。基地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来,积极开展乡土树种培育工作,藏边蔷薇、藏杏、西藏巨柏、光核桃、三棵针、黄花木等十多个乡土树种的培育成果喜人,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广泛使用乡土树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藏藏建物生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指导扎西次仁介绍:“目前,我们育苗中的乡土树种有13种,已经上山种植的有绢毛蔷薇,2023年种植30万株,成活率达85%。今年我们预计种植300万株互叶醉鱼草。”

据了解,为了推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顺利推进,2023年我市实施了保障性苗圃基地建设工作,共设立了18个保障性苗圃基地。这些保障性苗圃基地承担着驯化过渡苗、繁育乡土树种,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供苗的重要任务,成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重要“后备军”。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3-14 拉萨融媒记者 郝奕凝 4 4 拉萨日报 c177194.html 1 着力培育乡土树种 助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