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最美人民警察”扎西次仁:用脚步丈量辖区每一寸土地

拉萨融媒记者 莫瑞英

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当雄县东端,有一支14名民辅警组成,平均年龄35岁的党员公安队伍——当雄县公安局乌玛塘乡派出所。

乌玛塘乡素有拉萨“北大门”、当雄县“东大门”之称。自2010年建所以来,乌玛塘乡派出所民辅警充分发扬老西藏精神,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荣获“最美人民警察”的扎西次仁更是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成为辖区群众心中的家人……

一辆摩托车 踏遍辖区每寸土地

“扎西次仁您来了,赶紧到屋里坐,我打了新鲜的酥油茶。”当雄县乌玛塘乡郭尼村村民热情地招呼前来送证上门的民警扎西次仁。2013年至今,扎西次仁一直担任乌玛塘乡郭尼村包村民警。乌玛塘乡郭尼村分为6个组,共有646户村民。

刚开始扎西次仁对村里的一切都不熟悉。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半年的时间里,扎西次仁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我记得当时所里只有一辆警车,用于接处警等工作,为尽快熟悉郭尼村的情况,我每天骑着摩托车去村里走访入户。”扎西次仁说。

郭尼村最远的组,距离乌玛塘乡派出所50余公里。由于辖区山路崎岖,很多路段车辆无法通行,扎西次仁便停好摩托车,步行前往。为了不打扰辖区群众,扎西次仁出发前都要带上糌粑、水和泡面。

十一本笔记 承载着初心和使命

走进扎西次仁的办公室,桌面上摆放的十一本黑色笔记本十分醒目。用他的话说,这十一本笔记本是他十年的心血。十年来,扎西次仁加大走访频率,郭尼村646户村民,每户每年至少要走访5次。扎西次仁习惯用笔记本记录村民的家庭住址、基本情况,并将房屋位置、布局等进行画图。如今,他已写满了整整11本。

2013年,扎西次仁走访辖区时,在郭尼村3组发现一户居民的房屋裂缝严重,不仅漏风漏雨,更存在安全隐患。经扎西次仁进一步了解得知,此房屋内住着一家四口,四人中仅有一人有经济收入,生活较为困难。了解情况后,扎西次仁立即将此情况上报,并积极协调乡政府,为该户人家新盖房屋。“感谢扎西次仁警官,您让我们有了宽敞、结实的房屋,特别感谢。”村民达瓦说。

一顶帐篷 守着一村人

当雄县乌玛塘乡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每年6月底至7月底是乌玛塘乡的虫草采挖期,每到此时,扎西次仁就会和同事扛着帐篷、食物等,同采草群众一起上山住一个月,设立便民服务点,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服务采草群众,用实际行动守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扎西次仁上山巡逻时发现,山上一处简易桥梁被洪水冲毁,导致群众采挖虫草受阻。了解情况后,扎西次仁立即下山寻找铁丝网、钢板等,为群众修复桥梁。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简易桥梁修复成功,解决了群众出行采挖虫草的困难。

工作之余,扎西次仁喜欢看书,已将学习作为一种优秀的习惯长期坚持。他说:“作为基层民警,需要不断地用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扎西次仁2011年参加工作,原是拉萨市公安局一名警务辅助人员。2013年,他通过参加招录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民警。

十余年的包村工作,使扎西次仁对乌玛塘乡郭尼村有了深厚的感情。“十年里,郭尼村村民早已把我当成家人。今后,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人们’多做些实事。”扎西次仁说。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3-07 拉萨融媒记者 莫瑞英 4 4 拉萨日报 c176865.html 1 “最美人民警察”扎西次仁:用脚步丈量辖区每一寸土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