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龙仁岭卓舞”第四代传承人索朗多吉:在热爱中传承非遗文化

拉萨融媒记者 余洋洋

“龙仁岭卓舞”流行于当雄县龙仁乡,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其艺术风格和韵致,音乐声腔、表演形式、发展过程,都保留了说、唱、跳的原始形态,于2016年被列入当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列入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龙仁岭卓舞”发展过程中,第四代传承人索朗多吉从父辈手里中接过这把非遗传承的接力棒,使“龙仁岭卓舞”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龙仁岭卓舞”分为“献舞歌”“祝福吉祥欢歌”等12个单元,其清脆的音律、宽宏嘹亮的唱词与气势恢宏的伴唱相得益彰,舞姿优美,具有很高的技巧,动作优美潇洒,手臂旋转自如,腿部动作幅度较大,整个舞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将男性阳刚帅气之美充分展现出来。女子舞蹈动作则柔美流畅,展现了女性柔美端庄的特性。

随着许多民间老艺人的相继离世,“龙仁岭卓舞”面临失传危机,今年45岁的索朗多吉是“龙仁岭卓舞”第四代传承人,他的老师就是他的父亲强扎。

“在我学习这个舞蹈时,父亲最大的心愿也是能让更多人了解‘龙仁岭卓舞’。能让这个舞蹈一直传承下去,走上更大的舞台。”索朗多吉说。

为了传承这项优秀民族文化,索朗多吉从13岁开始学习“龙仁岭卓舞”,潜心研习了9年后,掌握了“龙仁岭卓舞”全部的说唱歌词和舞蹈技巧。在长达20余年的学习、传承中,“龙仁岭卓舞”已成为索朗多吉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闲暇之余,索朗多吉会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愿意学习的演职人员,并成立了演出队。在索朗多吉的熏陶下,他的爱人格桑德吉也加入到舞蹈学习中,并成为演出队的一员。

“我是从2015年开始学习这个舞蹈,在很多地方演出过,我也会继续支持索朗多吉,把非遗文化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格桑德吉说。

在索朗多吉家里,几个箱子的服饰道具是他们家里的“宝贝”,据索朗多吉介绍,这些服饰道具大多有百年历史,也见证着“龙仁岭卓舞”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的历程。

索朗多吉的女儿旦增尼珍也喜欢“龙仁岭卓舞”。“爸爸妈妈在很多地方演出过,我也很喜欢这个舞蹈,在寒暑假期间跟爸爸学习,已经学了两、三年,现在基本动作我都会跳。”旦增尼珍说。

“龙仁岭卓舞”演出队现有26名演职人员,在市县两级的大力支持下,“龙仁岭卓舞”已成功纳入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提高“龙仁岭卓舞”的知名度,“龙仁岭卓舞”还作为国家级非遗“当吉仁”赛马会的重点节目每年进行演出,影响力和知晓度不断得到提升。

“能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在人们面前展示,我感到非常骄傲,我也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各个地方表演,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索朗多吉说。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2-17 拉萨融媒记者 余洋洋 4 4 拉萨日报 c175733.html 1 “龙仁岭卓舞”第四代传承人索朗多吉:在热爱中传承非遗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