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发展,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深刻把握宗教规律和宗教工作规律,谋划部署和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论述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问题自始至终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宗教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宗教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宗教工作是一个关系党的执政前途和命运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宗教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全面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严格遵守共产党员不得信教的政治纪律。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宗教活动不得干涉教育、司法、行政职能和社会生活,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此基础上,“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党的宗教工作在其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定位和战略任务。我们要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部署和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更好地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宗教工作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当前,我国信教公民近两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利益,要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密切党同信教群众的联系,增强党在信教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
宗教工作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长期以来,党的宗教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宗教活动保持平稳有序。但也必须看到,宗教领域稳中有变数、稳中有风险、稳中有隐忧。经过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已经主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宗教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宗教工作如果做得好,可以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作用;如果做得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因而必须采取特别审慎、十分稳妥的态度和方式,防止宗教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矛盾爆发口。
宗教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历史上,宗教始终同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统治阶级往往力图借助宗教来加强其政治统治,而被压迫群众为摆脱苦难,也往往以宗教作为掩护或号召进行反抗。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动荡和冲突,也往往与民族、宗教因素有关。必须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这种渗透的本质和目的,自觉同危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规律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就做好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将我们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论宗教工作本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怎样正确认识宗教工作,是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他强调,要把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在2021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
怎样正确认识宗教,是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既要保护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最大限度团结信教群众,也要耐心细致做信教群众工作。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我们既要维护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又要关注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差异性,正确处理信教群众的特殊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坚持“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这一鲜明理念,真诚对待信教群众,就能够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团结奋斗。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密切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论宗教工作方法
宗教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重性的特征,是一种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共生的社会文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要通过引导、管理、服务等,最大限度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既不能只重视抑制消极因素、忽视调动积极因素,也不能只重视调动积极因素、忽视抑制消极因素。要深刻理解我国宗教的社会作用,全面把握我国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导”的正确态度和主张,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中的摇摆。
(三)论宗教工作方向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四个必须”之一。在之后的全国宗教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2017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新时代指导宗教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针。
宗教的本土化,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化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我国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从外部传入,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本土化,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逐步相适应。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宗教走出了符合国情特点的中国化道路,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化背景下,有的宗教出现了一些与中国化方向相背离的倾向和苗头,表明我国宗教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必须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宗教界自觉推进宗教中国化。这一重要论述,把握了宗教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我国宗教工作的着力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当今藏传佛教的中国化指明了方向。
(四)论宗教工作要求
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宗教工作的成绩经验,深入分析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九个必须”的关键方针,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根本保证、理论理念、基本方针、努力方向、本质要求、重大政策、重要原则、重点任务等等,是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构建起了指导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总纲要。不仅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与特征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基于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宗教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又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论及宗教的本质和属性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本质,并强调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他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又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及宗教的文化属性时,认为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还说“作为一种文化,我很注意看宗教方面的著作,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有益的阐述。”他鼓励宗教界要“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他以佛教为例,阐述“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宗教同其他事物一样,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人类异己力量不断得到克服,不断转化为人类自身力量,宗教所反映的内容必然会越来越少。恩格斯曾写道:“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时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反映了。”但“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自然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宗教的最终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性与消极性共生共存。因此要客观、辩证地认识和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尊重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导”,必须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本质、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等的观点,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髓,又蕴含中国智慧,极具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以发展和联系的观点、以面向世界的战略视角把握宗教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而发展又贯穿于一切自然与社会之中,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因此,发展和联系是系统哲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发展和联系观点审视宗教和宗教问题,并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从国际战略视角把握宗教问题。
纵览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其民族宗教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国际社会乱象频仍、矛盾激化、冲突不断,甚至卷入战火战乱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积极稳妥地做好宗教工作。”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必须要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高度,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要心怀“国之大者”,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宗教工作中把两个大局统一起来、结合起来、兼顾起来。宗教问题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宗教问题尤其关系到政治安全和政权巩固,敌对势力出于其利益考量和意识形态偏见,把宗教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对宗教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孤立地对宗教予以考察,而是将其纳入“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这张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之网中加以全新认识。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宗教与国家安全统一考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色。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治本态度和底线思维的统一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存续并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此外,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深层问题依然存在;境外宗教渗透的情况时有发生;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较为薄弱;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并强调:“要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使之成为宗教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全体公民和所有社会组织都应当遵守国家法律,不允许有超越国家法律的特权,宗教也不例外。
宗教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应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宗教事务条例》以及相关配套规章,对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宗教财产等均有明确规定,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应当自觉遵守。特别是境内外“三股势力”打着宗教旗号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这一基本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符合我国宗教工作实际。全国宗教会议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和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由于世界观、历史使命和现实斗争等方面原因,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绝非个人私事。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宣传唯物论与无神论。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入分析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明确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发展,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作者单位:拉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