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融媒讯(记者王泽江)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当雄县宁中乡以学促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点单式”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点单”人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贴心服务群众,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宁中乡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把实现长治久安纳入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整体谋划部署,建立健全乡党委、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在村亮身份、领责任、作表率,积极引导“三老”人员、党员志愿者、基层发言人、“两代表一委员”组建“点单式”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
志愿服务队员为群众的矛盾调解“点单”人,群众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可直接“点单”,挑选双方都信得过的“点单”人参与调解。“接单”后,第一时间乡党委将帮助“点单”人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调解对策,保障矛盾纠纷的化解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情化人,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
宁中乡曲才村5组和1组的草场纠纷由来已久,形成的历史原因比较复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宁中乡党委充分调动村委会群众自治的积极性,运用“点单式”调解服务,村党委书记旺罗被群众“点单”成为矛盾纠纷的调解人,经过一个月的走访,了解群众诉求,圆满解决了草场纠纷问题。
宁中乡政法委员普布说:“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群众‘点单’,化解家庭矛盾纠纷4次,草场纠纷3次,均一次调解成功,避免了一个矛盾纠纷反复调解。”
“点单式”矛盾调解服务是当雄县宁中乡各级党组织把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上当好排头兵紧密结合的实践。在发挥网格员、联户长作用的基础上,将乡贤长者、老党员纳入“点单式”调解员中,有效扩大了党建共建“朋友圈”,探索解决乡村治理“杂”的难题,使宁中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符合群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