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通嘎夜校里的朗朗读书声

本报记者 梁 梅

13日晚,堆龙德庆区羊达乡通嘎村的环卫工边巴刚刚下班,顾不上吃饭,他便开着电动垃圾清理车往通嘎村1组的群众活动室驶去,就在此时,该村村委会食堂的厨师尼琼也提着蓝色的手提袋,一路小跑地往同一个方向奔去。

他们年龄相仿,都到不惑之年;他们经历相似,幼时家境贫困,都未上学读书;他们又共沐“春风”,成为同读通嘎村农牧民夜校的“同学”……而这“春风”正是精准扶贫之风、“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之风、农闲时节十项活动之风……

行走不便的边巴,是通嘎村3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是年轻时候‘嫁’过来的,之前一直靠打零工过日子,因为腿不好,所以体力活干不了,收入一直都跟不上。”边巴告诉记者,在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成为一名环卫工,工作稳定后,收入也就稳定了。边巴的双手布满老茧,黝黑的手背上有几道皲裂的创口特别显眼,他把这份工作看得很重,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就一头扎在他负责清扫的路段上。

今年9月,听说村里开办了农牧民夜校,每周一、三、五开课,教学内容不仅有藏文、汉文、数学等文化知识,还有编织技术传授,不定期还有老师来讲党的方针、惠民政策等。从未上过学的边巴向妻子告知后,妻子也提起了极大的兴趣,二人一致商定,夫妻俩轮流去上课。

今年43岁的尼琼,每次小侄女白玛措姆让辅导作业时她就犯了难:“看字如天书,书拿反了都不知道。”做厨师后,尼琼每次采购菜品,都是先让别人写下清单,然后照着清单买菜;记账簿的最后,她也只会按下手印。“能看懂,能签名字”一直是尼琼的梦想。

自从参加了农牧民夜校,尼琼和边巴成为了“同学”。尼琼的蓝色手提袋里,装着藏文小学教材和她的练字本。“刚刚学完30个藏文字母,每次上完课回去,还是我侄女指导我练习书写呢。”尼琼笑道。当晚的课上,要开始学习组合拼读,老师尼玛旺堆已写下工整的板书,边巴和尼琼二人及其他10余位“学生”一起,一边抄写一边跟读,像小学生一般的认真。

通嘎村妇联主席拉巴卓嘎介绍,通嘎村夜校是将巾帼夜校和农牧民夜校相结合,每次课时为一个半小时;课程安排上,前半节是文化课,后半节是技术课。虽是自愿,但每次上课都有近20人参加,边巴的妻子也是在夜校里学会了编织“岗巴里”(藏式毛毯)。“村里还会不定期邀请党校老师、堆龙德庆区的宣讲员来村里讲课,引导老百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富了口袋富脑袋,不仅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也是扎实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而农牧民夜校则成为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许许多多的农牧民群众,也与边巴和尼琼一样,因此受益。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18-11-15 本报记者 梁 梅 4 4 拉萨日报 c51549.html 1 通嘎夜校里的朗朗读书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