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据副市长洛色介绍,在管护机制上,拉萨市建立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实现“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协同发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2338名林长、3688名公益林管护员、3419名草原生态岗位人员、4491名林业生态岗位人员用脚步丈量青山、深情守护绿林,构筑起我市的一道道绿色屏障。2024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及毁林毁草事件,生态安全防线持续巩固。
促发展惠民生 增强“用绿”力度
在做好“管绿”“增绿”的基础上,如何继续做好“用绿”工作?
为此,我市创新举措,打出组合拳,从生态补偿政策稳增收、规范虫草资源采集促增收、工程项目带动保增收、改革创新扩增收四个方面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实“用绿”文章。
——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稳增收。及时足额、精准发放生态护林员岗位补助资金2768.5万元、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资金3850万元,实现11600名护林员、生态岗位人员年人均增收5705.6元。
——规范虫草资源采集促增收。科学指导群众开展虫草采集工作,2024年全市虫草采集产量1040.79千克,实现增收1.45亿元,与2023年同比收入增长38.1%。
——工程项目带动保增收。紧抓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等有利契机,建立劳务用工协调协作机制,规模化组织群众参与造林和后期管护,仅去年以来,累计带动群众就业207.16万人次、增收6.65亿元,南北山绿化就业增收工作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新时代以工代赈工作指引。
——改革创新扩增收。全面发展苗圃经济,推动建成保障性苗圃25个、育苗基地面积达1.25万亩,通过苗圃建设每年带动群众增收4788.7万元。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在近年造林绿化过程中,注重加大光核桃、山杏、沙枣、核桃、酸枣等经济林木种植比例。其中,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2024年种植经济林木6种156万株、占栽植总数的11.48%,较2023年相比增加6.98个百分点,努力打造集观赏、采摘等为一体的经济林果产业。积极发展碳汇经济,启动并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探索实施林业“碳票”制度作为重要改革内容,摸清我市碳汇开发潜力。截至目前,已收集的项目有271个,初步筛选后符合开发的项目共有152个。
从南北山绿化工程的满目苍翠到拉鲁湿地保护的碧波荡漾,全市践行“生态立市”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奋力打造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拉萨正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答卷,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拉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