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年09月05日

(上接第一版)“刚开始承包了三块地,在这里尝试种植蔬菜,前期不太懂种植技术,后面技术人员教我们种植方法,现在技术掌握得很熟练了,也种植了西瓜、豇豆、青椒、莲花白、花菜等,一年差不多有有四五万元的收入。”普布扎西告诉记者。

在一批批援藏干部的推动下,目前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各类航空蔬菜、高端水果、灵芝、羊肚菌等温室共160栋。园区采用“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的运营模式,县净土公司利用渠道优势负责市场营销,使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就业。

园区负责人普琼说:“园区发展过程当中,北京援藏给予我们大力的帮助,在基础设施方面,投了将近两个亿;在技术指导方面,无论是果蔬种植还是优质菌类种植,援藏技术团队都给予了我们很多扶持,平时他们会通过视频或者远程操控形式给我们技术帮助。现在,我们从蔬菜育苗到移栽等各方面,都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

品种改良、产量提高是促进产值提升的核心。第十批援藏干部进藏以来,着力探索种植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具有尼木特色的高端水果。2023年,通过援藏干部搭建桥梁,顺义区龙湾屯镇提供技术支持,北京援藏团队提供资金保障,两地高频互访,集中更新改造28栋樱桃棚和1栋草莓棚,获得了55万元的销售额。期间,龙湾屯镇先后派出15批次76人次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尼木县实地指导樱桃、草莓种植工作,为尼木县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2023年,尼木县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收入340.6万元,带动群众就业81人,人均增收3.5万元以上,这是尼木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干部同当地老百姓一同努力的结果。

“今后,我们援藏团队将从以下方面对于园区特色农业进行改造提升,一方面,在2024年到2026年两年期间,通过顺义区龙湾屯镇专家技术团队,对园区内种植的15000株樱桃树苗进行修剪、授粉、施肥等专业化的调整,教授当地农民的培育技术;一方面扩大草莓种植范围,将从原来的1个棚在今年增至9个棚,种植7万株草莓苗株,产值预期将达到50万元;最后我们将继续推动园区生猪养殖产业化链条,持续完善建成生猪屠宰场,使尼木县的养殖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牛尧琪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