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日铁路通车十年来,不仅让“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成为现实,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城市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与交流,更增加了就业岗位,改善了百姓生活,加快了沿线人民群众的致富步伐。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正如歌曲《天路》中唱的一样,拉日铁路不仅让西藏城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还改善了两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旦增江久所居住的色玛社区,以前叫“色玛村”,坐落在拉萨西货场旁。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了西藏最大的铁路货物运输场地,色玛村群众的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篇章。放眼望去,如今的色玛社区一栋栋二层独栋小院整齐排开、干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百姓的幸福生活不言而喻。
“铁路开通以后,我们这边的变化挺大的。以前我们主要是种地或者外出打工,铁路开通以后,给我们村包括我个人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现在大家的经济收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旦增江久说。
和旦增江久一样过上好日子的,还有来自日喀则的加央、林周县的巴桑赤列。拉日铁路的开通,让只有小学文化的加央,实现了每月都能拿到一万多元的稳定收入,也让原本打零工待业的巴桑赤列当上了一名正式列车员,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全家乃至全村的骄傲。
拉萨西货场叉车司机加央说:“我刚开始到这里来当装卸工,然后慢慢学了开叉车又考取了叉车操作资格证。就生活方面来讲,之前当装卸工的时候工资并不高,现在工资高了,也买了轿车,还打算买房子,生活越来越好了。”
“我是2017年的时候当列车员的,那时候我还是劳务派遣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现在成为了一名正式列车员。下一步,我会争取当上一名列车长,这也是我的梦想。”巴桑赤列告诉记者。
人货成流,带动百业俱兴。在拉萨西站办理汽车托运现场,托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有序地作业。随着拉日铁路的开通,该公司依托铁路安全准点、运量大的特点,建立了西藏最大的铁路汽车托运场地。十年间,从全国各地托运到拉萨和日喀则的汽车数量正在逐年增加。
拉萨西站汽车托运公司负责人何舒说:“我们铁路托运从2012年开始至今也有12年的历史,随着拉日铁路通车,现在我们到日喀则的线路也逐渐成熟了,我们把汽车托运到各个经销商或者是私人二手车的店面也都方便了,也极大开拓了除了公路以外的托运方式,更方便了各个客户的需求。”
新时代十年,拉日铁路“成绩单”不负众望,不仅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在推动自身创新发展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内燃机车到复兴号动车、从人工检修到智能检测,便是拉日铁路十年快速发展的时代缩影。
青藏集团公司拉萨机辆整备中心动集车间主任战都告诉记者:“当年拉日铁路开通之际,我参与了拉日铁路第一趟的试运行,当时还是普速列车。在复兴号开通之前,我又参与了复兴号动车组在厂里制造的整个过程。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执行好各方面作业标准,确保拉日铁路的顺利开行。”
回首过去,拉日铁路让西藏城域之间的时空联系更加紧密,各族人民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展望未来,伴随着西藏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必将与其他交通方式一道,为富民兴藏注入新的动能。
“我是十年前拉日线首发的值乘司机,十年前通车那天,大家都特别高兴。我是阿里人,拉日铁路开通以后,像我们这种远离家乡的孩子离家乡是越来越近了。希望以后铁路越来越发达,阿里也能通火车,自己能再次当上首发司机。”展望未来,青藏集团公司拉萨机辆整备中心安全室主任扎西彭措满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