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从“千万工程”中感悟“稻穗”精神 次旦央宗 2024年08月15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西藏乡村振兴“主力军”,西藏乡镇干部要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感悟其中蕴含的“稻穗”精神,坚守以人为本的为民初心、保持求真务实的实干恒心、坚定深入实际的调研决心,扮演好乡村振兴“关键角色”,发挥好“穿针引线”的作用,以实际行动绘就西藏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如稻穗般根扎深土,坚守“天地之大、黎元为本”的为民初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千万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改善等一系列最民生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农民群众在物质与精神层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双重幸福。西藏乡镇干部应牢记自身定位,坚定坚持“千万工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稻穗之姿”向下扎根基层,从基层群众这一最丰富的养分、最肥沃的土壤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努力成为脚踏实地、贴近民生的“接地气”型干部。

二、如稻穗般历经风雨,保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实干恒心。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千万工程”历经2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完成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这一举世瞩目的成绩凝聚了当地历届领导和干部驰而不惜、久久为功的心血与智慧。实践证明,真正的伟业需要以求真务实的实干为基,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恒心与耐力为冀。西藏乡镇干部应怀揣长远眼光,明白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坚持以“稻穗之姿”屹立于风雨之中,不畏艰难险阻、砥砺前行,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坚定信念紧握干事创业的接力棒,要勇于担当、勇于实践,更要善于担当、善于作为,争做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腿的行动者,努力成为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真抓实干的“四干”型干部。

三、如稻穗般弯腰低头,坚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调研决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2年,习近平同志历经118天的日夜奔波,遍访浙江省11个市、25个县。他不仅考察各汇报点,更亲自走进周边村落,甚至随机停车查看,以最贴近实际的方式,深入调查当地农村的真实面貌后,作出了“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千万工程”每一次的深化与发展,都离不开深入调查研究这一基石。西藏乡镇干部应学习低头稻穗,以“稻穗之姿”弯腰低头,眼睛向下摸清基层实际情况,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态度深入调研基层,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不畏浮云遮忘眼”的从容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理论是实践的眼睛”西藏乡镇干部应向“粒满稻穗”看齐,“饱吸雨露”深耕调查研究的理论之田,常抓不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补齐理论知识短板,筑牢思想根基,消除“本领恐慌”;要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上狠下功夫,确保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不误,要多用、善用、巧用党的理论政策指导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努力成为理论与实践“双能”型干部。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乡村振兴是一项历史性和系统性的工程,西藏乡镇干部要做好打赢接力赛跑、一棒接着一棒、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持久战的准备。即便前路漫漫,亦要保持那份不懈的执着与追求,在需要播种的季节里认真播种,耐心等待种子发芽直至茁壮成长,最终在稻香四溢、金黄满野的盛景中收获丰收的喜悦。

(作者单位:堆龙德庆区古荣镇人民政府)